广告主的营销预算一直在调整。过去几年行业内的一大趋势便是预算的紧缩和再分配:以国内市场为例,依据央视市场研究发布的《2025年中国广告市场趋势》,计划增加预算的广告主占比达到十年以来的最低值,但对于数据化营销的投入却连年增加,对于数字媒体广告预算的分配在2025年达到了53%。
在全球也是这样。据市场调查机构Zenith最新发布的媒介预算报告,2025年在facebook、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的营销投入将达到840亿USD,增长20%;而报纸、杂志等印刷广告则下跌6%,总额约690亿USD。
整体来讲,2025年全球广告主营销支出中比重最大的仍然是电视途径,占比29%;第二是付费搜索,占比17%;社交媒体支出位列第三,占比13%。不过,据Zenith预测,伴随社交媒体途径渐渐成熟,其每年的支出增速会渐渐放缓,到2025年社交媒体支出增速预计约17%,到2025年预计增速13%。
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碎片化媒介对信息传递的影响,社会化媒体营销对于广告主来讲重要程度不言而喻。不久前大家曾报道过,广告主的预算正在被优化分配——传统的广告预算在下跌,一些品牌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数字媒体,譬如增加直播、社交平台,与电子商务网站上的广告投放;也有一些回归了大屏和电视。
也因此,尽管各大广告主都在紧缩整体的营销预算,但事实上更多预算被分配到了数字媒体上。譬如日化品牌妮维雅在十月上线的营销推广活动“Rethink Soft”,其电视媒介投放从十月初开始,随后便是有100个合作网络红人和自媒体的线上营销、对于公益网站的捐赠等等,以最大程度提升品牌声量。据品牌市场和整理媒介副总裁Lindsey Brink表示,这场活动的数字广告支出增加了250%。
而诸如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,为了争夺更多广告主投入也都在探索更多广告化的形式,譬如品牌的露出形式更多、改变广告时长。
9月底,曾是社交营销宠儿的Snapchat就把原本只能投放10秒的广告延长到了3分钟,增加可跳过的选项;而facebook则健全了AR广告的选项,供广告主选择。